杨小楼 编辑

中国京剧武生演员、京剧武生杨派创始人

 杨小楼(1878年—1938年),名三元,安徽怀宁人,中国京剧武生演员、京剧武生杨派创始人。

杨小楼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,从师杨隆寿、姚增禄、杨万青学武生。十七岁出科,在京、津两地搭班表演。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、王福寿、张淇林、牛松山等的指点,拜俞菊笙为师。

基本信息

编辑

中文名称:杨小楼

别名:三元

国籍:中国

民族:汉族

出生地:安徽怀宁

出生日期:1878

逝世日期:1938

职业:京剧武生演员

代表作品:长坂坡、挑滑车

主要成就:杨派艺术的创始人

人物简介

编辑

杨小楼(1878年-1938年),名三元,京剧武生演员,杨派艺术的创始人。杨月楼之子,安徽怀宁人。在当时和梅兰芳、余叔岩并称为"三贤",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,享有"武生宗师"的盛誉。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,从师杨隆寿、姚增禄、杨万青学武生。十七岁出科,在京、津两地搭班表演。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、王福寿、张淇林、牛松山等的指点,拜俞菊笙为师。

杨小楼杨小楼

杨小楼在艺术上继承家学,师法俞菊笙、杨隆寿,同时博采众长,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"杨派"。杨小楼的嗓音清脆洪亮,唱念均遵"奎派"风范,咬字清楚真切,间有京音,行腔朴直无华。唱念注意准确表达角色的感情。从现存的《霸王别姬》《夜奔》《野猪林·结拜》等戏的唱片中,可以领略到他唱念的神韵。杨小楼武打步法准确灵敏,无空招废式,更能恰当贴切地表现人物的性格,着力体现意境,追求神似,也即"武戏文唱"的杨派特点。

主要作品

编辑

长靠戏《长坂坡》《挑滑车》《铁笼山》,箭衣戏《状元印》《八大锤》《艳阳楼》,短打戏《连环套》《落马湖》《安天会》,昆曲戏《林冲夜奔》《宁武关》《麒麟阁》,老生戏《法门寺》《四郎探母》《战太平》。

人物评价

编辑

《申报》于1931年1月28日《申报》11版发表《美具难并之盗御马》称:

武生泰斗杨小楼,挟其十载睽别之锐气,已于二十三晚以《盗御马》剧与沪人相见于大舞台上。小楼为武生全材。念白之脆劲,神态之俊逸,表做之入化,扮相之英武, 世无其匹。尤以体格之魁梧,嗓音之洪亮,为任何人所难及。此剧为其生平得意杰作,久已南北同钦,适值金少山之窦二敦,亦夙为观众所叹服,故世人皆认为若得二伶合演,斯 真美具难并之佳剧也。

1933年1月31日《申报》11版发表《大舞台三夕记》剧评称:

杨小楼、马连良、新艳秋同时演艺于大舞台,如此好戏机不可失,乃连观三夕观小楼《连环套》、《八大锤》、《安天会》三剧,三种性质、三种表情、三种打法、 三种步法,而小楼演之,并皆入妙,真全才也。